近來社會又熱衷起「吸引力法則」、「正面思考」或所謂的「祕密」法則,其實這就是中國自古以來所說的「心誠則靈」,看似簡單的一句話,其實喻含著極高的智慧。
人在確立目標之後,必須先要有信心,才有誠意,才能產生念力,再去祈求神明,才會心誠則靈,才會有感應。有求必應,必須要先要有誠意。而誠意來自於信心(相信自己會得到,用心要得到,才會誠心誠意的去祈求)。一般人雖然看似知道這個道理,但經常疏忽其中的深意,猶如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,或像登山,只顧登山,無視於周邊的景物,不知山有多高,或像漁夫只顧撈魚,不知海有多大,這皆起因於沒有信心之故。
「心誠則靈」是心法的一種。從想開始,從信念起頭,最後就會實現。
「誠意」和「心誠則靈」是異曲同工
社會各行業的專業技藝,有先天與生俱來的,有無師自通的(即前世所修來)。俗話說:千里求師,萬里求藝,意即隔行如隔山,所謂才能,大多是後天耳濡目染一點一滴從學習中求得,如有先天與生俱來加上後來的精進,自然會不同凡響。
「誠意」和「心誠則靈」是來自個人的信念,主觀立即的直接需要和間接需要。
以命理老師為大眾指點迷津為例,命理這個專業就衍生了非常多的層次
一者,讓人可認知命運、主宰一生。
二者,知道靈界(神明無形界)主導,可扭轉乾坤。
三者,「先生賢,是主人福」,亦即「有福者人助、無福者人誤」(老師指點的是有緣人,有機緣得遇福緣者)。
成功的條件,「誠意」就扮演了人生中三分之二極重要的份量
在這裡,我想講一則公案。
古時候曾經有位女生,成長時家境困苦,可是很虔誠,每次到廟宇朝拜時都很用心祈求神明「天官賜福」,一直到出嫁前依然如故。每當這位女生到廟宇祭拜時,住持師父便幫她向「玉皇上帝眾神明祈求願力」。這位女生長大後嫁入名門,之後也是逢年過節便到廟宇祈福。
第一次到廟宇祭拜時,住持師父叫她自己祈求神明。回家後這位女生覺得納悶,為何住持師父不像未嫁之前,幫我向玉帝眾神明許願。苦思不得其解。待第三次又到同樣的廟宇,同樣的住持師父,同樣的祭拜神明,住持師父卻一樣叫這位女生自己去祈求眾神明。這位女生一一祭拜眾神明後,便走到住持師父前,請問為何同樣的廟宇,同樣的住持師父,同樣的我,住持師父卻不像未嫁之時,替我像向玉帝眾神明祈求許願呢?住持師父回答,因為你未嫁前來到廟宇祭拜,是帶著一顆很虔誠的心,出嫁後你到廟宇祭拜的(誠)心,和以前「不一樣」。也許因為身份的不同,和生活品質提升,讓你以前的那一顆(誠)心不見了。
一樣的情景,一樣的事物,同樣的我,隨著時空背景、生活環境、人際關係,把以前的我、昨日的我、當今的我,變成多元的我。達摩祖師說過,一切福田都是性(本性,心)在作用。
--林老師(林箕賢)著
◇歡迎分享或引用,煩請註明出處
有緣人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