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水地理,具有「藏風聚氣」的作用,陋室銘中說過:「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;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」。世界各國的山川萬里中,都有臥龍藏鳳的好風水,但是,如果不是有德之士,沒辦法得其門而入的。
在之前的文章中,我講過一些大陸的好風水地理,這篇文章中,我想講一下台灣的狀態,不 過,在講這件事之前,我想先講一則公案。
在『了凡四訓-第三篇積善之方』中,舉到一則「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。」的例子,它跟風水也有關。
文章中講到明朝初期的一位大官-楊少師,少師是他的官名,他的名字叫做楊榮,這位楊少師,他是福建建寧人,他家裡三代都是以划船濟渡旅人為生。而在鄉里中,每次遇到久雨或豪雨,溪水暴漲橫流,衝毀民宅時,便常會有受溺或溺死者,從上游順流而下,其他同行的人都忙著撈取河中的貨物。只有楊少師的曾祖父和祖父忙著在救人,或者打撈流屍,對於貨物一無所取。當然,也免不了會有鄉里人嗤笑他們愚蠢。等到楊父出生後,楊家漸漸變得比較富裕了,當時有一位神人,化為修行道者,上門對他父親說:「你的祖父積有陰德,子孫當貴顯,你可以將你的祖先葬在某地。」楊父便依照他所指的地點,把祖先靈骨擇日下葬,而那個穴位,也就是風水中所稱的「白兔墳」的吉地了。後來楊父生了楊榮,即楊少師。他在弱冠時,即考上進士,之後位至三公,並加贈他的曾祖、祖父官位,子孫貴盛,一直到明朝中後期,還有很多賢明的後代。
在古時候,民風純樸,風水寶地眾多。到了今天,因為時代變遷,死者必需跟活人爭地,而且大多數,都以火化了事,也斷了傳承的根基。似乎只剩下知者和富者,保留了一些些的土葬。就像很多的財團,幾乎都採取土葬,他們可以依照土葬法的規定,買下幾公頃的地,變更為墓地,而一般人沒有這樣的能力,多數只能採取火化了。不過,我也說過,不是有錢就能買到好的風水地理,除非祖宗有德,否則土葬也只是在求心安而已。
--林老師(林箕賢)著
◇歡迎分享或引用,煩請註明出處
註:楊榮1371-1440年,原名子榮,字勉仁,號東楊,諡文敏。明朝內閣首輔,與楊士奇、楊溥共稱“三楊”,是仁宣之治的締造者之一。楊榮為四朝元老,能謀善斷,因進諫有方、處事大體,所以恩寵能夠始終不變。明英宗正統三年,其與楊士奇共升太子少師。兩年後逝世,加贈太子太師。
有緣人